4
<神文王>立. 諱<政明>(<明>之字<日怊>), <文武大王>長子也. 母<慈儀>(一作<義>)王后; 妃<金>氏, 蘇判<欽突>之女, 王爲太子時納之, 久而無子, 後坐父作亂, 出宮. <文武王>五年, 立爲太子, 至是繼位. <唐><高宗>遣使冊立爲<新羅>王, 仍襲先王官爵.
5
元年八月, 拜舒弗邯<眞福>爲上大等. 八日, 蘇判<金欽突>․波珍湌<興元>․大阿湌<眞功>等謀叛伏誅. 十三日, <報德王>遣使小兄<首德皆>, 賀平逆賊. 十六日, 下敎曰: 『賞有功者, 往聖之良規, 誅有罪者, 先王之令典. 寡人以眇躬涼德, 嗣守崇基, 廢食忘餐, 晨興晏寢, 庶與股肱, 共寧邦家, 豈圖縗絰之內, 亂起京城! 賊首<欽突>․<興元>․<眞功>等, 位非才進, 職實恩升. 不能克愼始終, 保全富貴, 而乃不仁不義, 作福作威, 侮慢官寮, 欺凌上下. 比口逞其無厭之志, 肆其暴虐之心. 招納凶邪, 交結近竪, 禍通內外. 同惡相資, 剋日定期, 欲行亂逆. 寡人上賴天地之祐, 下蒙宗廟之靈, <欽突>等惡積罪盈, 所謀發露. 此乃人神之所共弃, 覆載之所不容, 犯義傷風, 莫斯爲甚. 是以追集兵衆, 欲除梟獍, 或逃竄山谷, 或歸降闕庭. 然尋枝究葉, 並已誅夷, 三四日間, 囚首蕩盡. 事不獲已, 驚動士人, 憂愧之懷, 豈忘旦夕. 今旣妖徒廓淸, 遐邇無虞, 所集兵馬, 宜速放歸. 布告四方, 令知此意.』 二十八日, 誅伊湌<軍官>, 敎書曰: 『事上之規, 盡忠爲本, 居官之義, 不二爲宗. 兵部令伊湌<軍官>, 因緣班序, 遂升上位, 不能拾遺補闕, 效素節於朝廷. 授命忘軀, 表丹誠於社稷. 乃與賊臣<欽突>等交涉, 知其逆事, 曾不告言, 旣無憂國之心, 更絶徇公之志, 何以重居宰輔, 濫濁憲章? 宜與衆棄以懲後進. <軍官>及嫡子一人, 可令自盡. 布告遠近, 使共知之.』 冬十月, 罷侍衛監. 置將軍六人.
6
二年春正月, 親祀神宮, 大赦. 夏四月, 置位和府令二人, 掌選擧之事. 五月, 太白犯月. 六月, 立國學, 置卿一人. 又置工匠府監一人, 彩典監一人.
7
三年春二月, 以<順知>爲中侍. 納一吉湌<金欽運>少女爲夫人. 先差伊湌<文穎>․波珍湌<三光>定期, 以大阿湌<智常>納采. 幣帛十五轝, 米․酒․油․蜜․醬․鼓․脯․醢一百三十五轝, 租一百五十車. 夏四月, 平地雪一尺. 五月七日, 遣伊湌<文穎>․<愷元>抵基宅, 冊爲夫人. 其日卯時, 遣波珍湌<大常>․<孫文>․阿湌<坐耶>․<吉叔>等, 各與妻娘及<梁>․<沙梁>二部嫗各三十人迎來. 夫人乘車, 左右侍從, 官人及娘嫗甚盛. 至王宮北門, 下車入內. 冬十月, 徵<報德王><安勝>爲蘇判, 賜姓<金>氏, 留京都, 賜甲第良田. 彗星出五車.
8
四年冬十月, 自昏及曙, 流星縱橫. 十一月, <安勝>族子將軍<大文>, 在<金馬渚>謀叛, 事發伏誅. 餘人見<大文>誅死, 殺害官吏, 據邑叛. 王命將士討之, 逆鬪幢主逼實死之. 陷其城, 徙其人於國南州郡, 以其地爲<金馬郡>.(<大文>或云<悉伏>)
9
五年春, 復置<完山州>, 以<龍元>爲摠管. 挺<居列州>以置<菁州>, 始備九州, 以大阿湌<福世>爲摠管. 三月, 置<西原>小京, 以阿湌<元泰>爲仕臣. 置<南原>小京, 徙諸州郡民戶分居之. <奉聖寺>成. 夏四月, <望德寺>成.
10
六年春正月, 以伊湌<大莊(一作<將>)>爲中侍. 置例作府卿二人. 二月, 置<石山>․<馬山>․<孤山>․<沙平>四縣. 以泗沘州爲郡, <熊川郡>爲州. 發<羅州>爲郡, <武珍郡>爲州. 遣使入<唐>, 奏請《禮記》幷文章. <則天>令所司, 寫《吉凶要禮》, 幷於《文舘詞林》採其詞涉規誡者, 勒成五十卷, 賜之.
11
七年春二月, 元子生. 是日, 陰沉昧暗, 大雷電. 三月, 罷<一善州>, 復置<沙伐州>, 以波珍湌<官長>爲摠管. 夏四月, 改<音聲署>長爲卿. 遣大臣於祖廟, 致祭曰: 『王某稽首再拜, 謹言<太祖大王>․<眞智大王>․<文興大王>․<太宗大王>․<文武大王>之靈. 某以虛薄, 嗣守崇基, 寤寐憂勤, 未遑寧處. 奉賴宗廟護持, 乾坤降祿, 四邊安靜, 百姓雍和, 異域來賓, 航琛奉職, 刑淸訟息, 以至于今. 比者, 道喪君臨, 義乖天鑒, 怪成星象, 火宿沉輝, 戰戰慄慄, 若墜淵谷. 謹遣使某官某, 奉陳不腆之物, 以虔如在之靈. 伏望炤察微誠, 矜恤眇末, 以順四時之候, 無愆五事之徵, 禾稼豐而疫癘消, 衣食足而禮義備, 表裏淸謐, 盜賊消亡, 垂裕後昆, 永膺多福, 謹言.』 五月, 敎賜文武官僚田有差. 秋, 築<沙伐>․<歃良>二州城.
12
八年春正月, 中侍大莊卒, 伊湌<元師>爲中侍. 二月, 加般府卿一人.
13
九年春正月, 下敎罷內外官祿邑, 逐年賜租有差, 以爲恒式. 秋閏九月二十六日, 辛<獐山城>. 築<西原京>城. 王欲移都<達句伐>, 未果.
14
十年春二月, 中侍<元師>病免, 阿湌<仙元>爲中侍. 冬十月, 置轉也山郡.
15
十一年春三月一日, 封王子<理洪>爲太子. 十三日, 大赦. <沙火州>獻白雀. 築<南原城>.
16
十二年春, 竹枯. <唐><中宗>遣使口勑勅曰: 『我<太宗><文皇帝>, 神功聖德, 超出千古, 故上僊之日, 廟號<太宗>. 汝國先王<金春秋>, 與之同號, 尤爲僭越, 須急改稱.』 王與羣臣同議, 對曰: 『小國先王<春秋>諡號, 偶與聖祖廟號相犯, 勑令改之, 臣敢不惟命是從. 然念先王<春秋>頗有賢德, 况生前得良臣<金庾信>, 同心爲政, 一統三<韓>, 其爲功業, 不爲不多. 捐館之際, 一國臣民不勝哀慕, 追尊之號不覺與聖祖相犯. 今聞敎勑, 不勝恐懼, 伏望使臣復命闕庭, 以此上聞.』 後更無別勑. 秋七月, 王薨. 諡曰<神文>, 葬<狼山>東.
|
|
|
|
여러분의 댓글이 지식지도를 만듭니다.
【
글쓰기
】
▣ 함께 읽은 작품
(최근일주일간)
|
|
▣ 참조 지식지도
|
▣ 기본 정보
|
|
|
◈ 기본
◈ 참조
|
|